驻新加坡使馆在《南华早报》发表题为《志同道合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》署名文章

2024-02-20 17:31

2月17日,朱憬临时代办在《南华早报》发表题为《志同道合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》的署名文章,深入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和实践。文章全文如下:

今年2月初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互致新春贺信,共同回顾去年12月双方宣布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。截至目前,东盟国家中已有7国同中国就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。为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此受欢迎?

首先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。和平、和睦、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。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,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。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,中国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。这使得当今中国人无比珍视和平。没有和平,人民遭受苦难,发展更是无从谈起。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,自然得到全世界热爱和平人士的认同和支持。

二是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。联合国的建立为世界赢得了近80年相对和平。但今天局部冲突和战争频仍,饥饿和贫困威胁着全世界数亿人,这告诉我们滥用武力、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没有出路,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已经过时,富者更富、穷者更穷的世界不可持续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,中国倡导相互尊重、公平正义、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。各国不论大小、强弱、持何意识形态、信奉什么宗教、采取什么政治制度,都可以成为平等伙伴。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中,不用担心有任何附加条件。

三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。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,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。面对军备竞赛、核战争威胁、发展鸿沟、贫困、流行病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危机,真正的多边主义才是良方。我们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、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、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。在真正的多边主义中,全球事务由大家一起商量,治理体系由大家一起建设,治理成果由大家一起分享。任何国家都不用担心被“小圈子”排斥,或因不遵守所谓 “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”而被威胁或恐吓。

对于东盟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而言,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。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家园,理念相通、彼此信任。70年前,中国、印度和缅甸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得到亚洲和世界各国广泛认同。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和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等人也曾提出“亚洲价值观”,其中便包括倡导共识、和谐共生、团结和共同体的理念。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推行以“永续、关怀、尊重、创新、繁荣、信任”六大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“昌明大马”理念。这些价值观被普遍认为是亚洲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核心要义,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。

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设持久和平、普遍安全、共同繁荣、开放包容、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,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,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,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,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,以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为实践平台。以此为基础,中国愿与亚洲和世界各国伙伴一道,携手应对挑战、实现共同繁荣,推动世界向着和平、安全、繁荣、进步的光明前景前进。